成品人片a直接观看人口_满十八崴按此进入众乐乐_大象传媒十八勿秘密入口

专题专栏

新时代:发展新方位 奋进新目标
2018-01-03 人民日报 陈曙光 1292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这一重大政治判断,赋予党的奋斗主题、目标任务、价值追求、历史使命和世界担当以新的时代内涵,为推进“四个伟大”提供了时代坐标和科学依据。

  新时代的鲜明主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

  进入新时代,我国发展的历史方位变了,社会主要矛盾变了,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我们党的理论和实践主题仍然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高举的旗帜仍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治国理政第一位的任务仍然是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团结带领人民奋力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谱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篇章,让社会主义在中国展现出更加强大的生命力。

  人间正道是沧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凭空产生的,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正如习近平同志所指出的:“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鸦片战争以来的历史证明,社会主义是唯一行得通、走得好的道路,只有社会主义而没有别的什么主义能够救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历史证明,传统计划经济模式会窒息社会主义的生命力,走封闭僵化的老路发展不了中国、发展不了社会主义;苏东剧变的历史教训证明,与西方接轨不是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一定会葬送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证明,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没有别的什么主义能够发展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新时代的战略安排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

  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党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战略安排,提出“三步走”战略目标。解决人民温饱问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这两个目标已提前实现。在此基础上,我们党提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即将顺利实现。党的十九大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作出新的战略安排。

  从现在到2020年,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是我们党对历史、对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既包括经济发展的各项任务和目标,也包括社会发展等其他方面的任务和目标。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各项指标的完成情况,我们有信心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意味着原定的我国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将提前15年完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中国共产党的治理优势、中国经济发展的后发赶超优势充分释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迸发出来的巨大创造力已经并将继续深刻改变中国的面貌,基本实现现代化站到坚实地基上、具备厚实基础。

  从2035年到2050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与原来第三步战略目标相比,内涵更加充实,目标更加宏大,愿景更加美好。从现代化国家升级为现代化强国,意味着新目标不是建成一般意义上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到那时,中华民族将完成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新时代的价值追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

  人民利益是中国共产党的最高追求,共享是新发展理念的价值旨归,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今天,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大幅提升,但共建美好生活仍有短板;社会财富快速增长,但距离共同富裕仍有差距。经过改革开放近40年的发展,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明显提高,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同时人民生活需要的内涵大大扩展、层次大大提升,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

  进入新时代,人民群众的需要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期盼更好满足人们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美好生活需要;期盼更好满足人们的参与感、公平感、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尊严感等“软性需要”;期盼全体人民都能实现全面发展、共同富裕,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期盼整个国家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平衡发展、共同进步,满足人们在各个方面的美好生活需要。进入新时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不能掉队。要更加关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更加关注社会公平正义,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更加注重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更加注重增强人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着力在创造美好生活、实现共同富裕上不断取得实实在在的新进展。

  新时代的历史使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

  实现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鸦片战争后,中国陷入山河破碎、内忧外患的黑暗境地。在各种主义、各条道路的反复权衡中,在各派政治力量的反复较量中,在中国人民的反复对比中,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引领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奋斗史。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找到一条符合中国实际的民主革命道路,完成从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建立符合中国实际的先进社会制度,实现中华民族由近代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推进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迎来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站在伟大复兴的新坐标上。中国在短短几十年里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道路,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的发展奇迹。中国奇迹发生在一个具有超长历史纵深、超大国土面积、超大人口规模的国家里,是人类迄今为止最伟大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变革。2017年中国GDP估计超过12万亿美元,经济总量大致相当于2个日本、3个德国、4个英国、5个印度、6个意大利、7个加拿大、8个俄罗斯。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完整的工业产业链条、最强大的工业制造能力。2010年,中国制造业产值超过美国,成为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中国已成为世界经济的动力之源和稳定之锚,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30%以上,超过美国、日本和欧盟之和。

  新时代的世界担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

  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政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政党。”我们党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人类谋和平与发展。第一次工业革命后,世界逐渐形成西方主导的依附型世界体系和中心—边缘结构。在这个世界体系中,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主导国际事务讨论,核心国家、中心国家掌握着绝对话语权;广大发展中国家不得不服膺中心统治边缘的权力逻辑,在工业化、经济全球化中扮演着依附角色,甚至随波逐流。21世纪初,随着中国等新兴经济体崛起,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第一次面临严峻挑战。尤其是2012年以来,中国和平发展的步伐明显加快,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这是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是人类社会数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它改变了全世界对社会主义前途命运的基本判断,宣告历史终结论的终结;改变了西方描绘的“世界趋同于资本主义”的未来世界图景,宣告“除了资本主义别无选择”的简单和偏颇;改变了世界社会主义的当代境遇,表明社会主义在21世纪具有广阔发展前景;改变了现代化等同于西方化的惯性思维,宣告走自己的路、寻找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才是不变法则和永恒真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为解决世界面临的发展赤字,习近平同志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发起创办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推动设立丝路基金,为全球经济发展注入中国动力;为解决世界面临的治理赤字,习近平同志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出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为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改革和完善全球治理体系贡献中国方案;为解决世界面临的和平赤字,习近平同志提出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家交往观,尊重彼此发展道路和社会制度的制度观,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为维护世界和平贡献中国智慧。

  (作者为中央党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


合作办班:

0372-6186602
0372-6186620

办 公 室:

0372-6186601

传  真:

0372-6186611

邮  箱:

hqqgbxyjwb@163.com

网  址:

spanish.chikitsatour.com

学院地址:

河南省林州市学院路1号

微信订阅号

微信订阅号

Copyright ?  2024 红旗渠干部学院 版权所有     工信部ICP备案:豫ICP备15028963号-2
潞西市| 图们市| 肃宁县| 天等县| 玉溪市| 尼玛县| 义马市| 沽源县| 临沧市| 修武县|